春暖花开,又到了大家开始舒展筋骨的好季节!
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
每一个爱户外的驴友都向往极致的美景
但要知道,户外有风险
人身安全永远都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
在户外,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大量威胁,人完全暴露于自然,如果不掌握基本求生技巧,积极适应大自然,人或许处于食物链的最低端,野外危险要高于任何城市,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同时,更要学会观察预估各种潜在威胁,在已知的危险和未知的潜在威胁来临之前,要事先做好预测防备。
这17种户外风险如何应对,你一定要知道!
海平面的标准大气压为760毫米汞高,空气中的氧含量约为21%,通常海拔超过3000米即为高海拔地区,一般人到这个高度就开始有高山反应了。
高山反应是因为地势增高,气压降低,空气中的含氧量随着气压降低而降低了,使氧气不能充分进入人体血液,导致高山反应。
不同的个体,不同的气候环境,反应各有不同。关键是每个人的适应不同。以前上到6千米都没有高山反应,并不能代表这次你上个4千米也没有反应。
主要症状有:头昏,耳鸣,呕吐,口感差,不想进食,昏昏嗜睡,微发烧。严重者反应迟钝,呼吸急速,情绪不安,精神亢奋,记忆力减退,出现幻觉。
预防:
1)控制每天上升高度,每天上升高度尽量控制约700米左右。
2)行程合理,勿过渡疲劳。
3)大量喝水,饮食均衡。
4)勿早睡,勿动脑,轻微活动,主动适应。
5)睡眠充足,除非很需要,尽量不要服食药品。
危机处理:
1)供吸氧,快速下撤,尽快下撤到海拔较低处,脱离高海拔地区。
2)患者休克,优先处理,注意失温等并发症。
在野外,脱离团队是非常危险的,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出发前应再三强调纪律性;安排一个副领队押后。
个别队员因体能下降或别的原因(例如中途径上厕所)暂时离开团队时,应马上通知前面队伍停止前时,原地休息,并安排专人陪同离队个别队员,无论什么情况,必须二人以上行动,严禁单独行动。
同时,也要做好万一脱离队伍的准备:
1)全体队员必须明确每天的路程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,不可以全部依赖领队而盲目跟从。
2 )每个人都要带地图、指南针、水壶、粮食、灯具、救生盒等必需的个人装备,绝不可出现多人共用某种装备的情形。
3)万一离队时,如果确信自己可以继续走到目的地,就要继续前进,直到和队友会合(不建议采取);如果体能有限或过分恐慌,应先留在原地, 再想办法回到团体行进的路线或上一次的宿营地寻找避难所,等待队友救援。
4)领队应随时注意清点人数,一旦发现有人离队未归,应马上安排整个团队或在原地等待或派人搜寻。
在人迹罕至的野外环境中。尤其是在灌木从生的树林里或是遍布大石头的地方,容易因看不清楚足迹而在不知不觉中迷路。有时也可能在雨中、雾中或傍晚时分因视野不开阔而迷路。
迷路时,绝不可慌乱而到处乱走,这样只会更加迷失方向。首先,必须安静下来。休息一会儿。然后,尽量找回自己有信心找到的地点。沿途要做好标记。并在本子上记录这些标记的所在位置。
要避免再一次迷路,回到自己有信心的地点后,再一次先择方向进行尝试。在沿途做好标记,并注意观察周围的地形、地貌或自然物的情况,直到找到正确的方向,并在适当时候发出求救信号。
进行野外活动时,如果比预定的时间晚,并且在到达目的地之前,天已变暗时,应采取以下措施:
处理:
1)如果路程很明显,现在的位置也很确定,同时也已离目的地不远的话,就可以点灯继续前进。
2)但如果发生了其它的不利情况,例如下雨而气温下降,或迷路无法回到原地,或队员中有人身体不适。或在黑暗中行动很危险的话,就要预防万一而决定在当地露宿过夜。
此时,如果带有帐篷且找着可以设营的地方,那就可以按照一般的方式来设营过夜。但如果没有携带帐篷或地形处在斜坡上,无法设营时,就尽量多穿衣服,注意保暖。若是携带了食物和炉具的话,就可以调理用餐。
3)为了预防万一,平时就要养成带好充足的水和应急食品的习惯。
在野外遭遇毒蛇时。经常是在以下的情况发生:无意中踩到蛇;抓树枝触到蛇;早晨收拾背包时发现蛇;等等。
这基本上是因为行人闯入了蛇的领地而引起的。在这些意外的接触中会引起人极大的恐慌,一旦被毒蛇本能的自我防卫而咬伤则非常危险。
预防蛇咬的措施就是要准备一根手杖,边行时边打草惊蛇,因为蛇很少会主动袭击人类,受到惊吓会识趣地离开,如果发现了毒蛇,最好避而远之,这是最好的避免咬伤的办法。
另外,进行野外活动时,特别是在经常有蛇出没的地方。就戴好帽子,穿长袖外套,以及穿有强韧护脚的裤子和坚韧的靴子。并带好蛇药。
需要捕捉或杀死毒蛇时。应尽量用石头或“丫”形树枝打或控制住毒蛇的头部,尽量不用手去接触蛇,并将蛇放在布袋里。因为毒蛇的毒牙向内弯曲,在布袋内不易伤人(注意:捕蛇非常危险,不要轻易尝试)
会咬伤人的蚊虫有两种,一种是蚊子、虻、蚋等吸血性昆虫,咬后不仅痛痒难忍,还会传播疟疾、脑炎等严重疾病。预防的办法时使用防蚊喷剂或蚊香,不过这样会污染环境。
相对环保的方法是用烟熏或使用夜来香、药菊等天然防虫植物。在蚊、虻较多的地方,每天至少应用肥皂彻底清洗全身皮肤,应携带驱风油或风油精等防蚊药品。
另一种是蜜蜂、黄蜂、大胡蜂等。被蜜蜂、黄蜂或大胡蜂叮咬后,最初会感到疼痛,接着伤口会肿大并发炎,蜜蜂叮咬后通常在伤口内留有刺囊,应该用刀片将其它刮出,用香皂和水清洗伤口,容易过敏性休克的病从应该携带药物,并告诉其它人如何在被叮咬后的紧急情况下给自己使用这些药物。
除了饥饿的肉食动物或受伤的猛兽以外,一般的动物很少主动袭击人类。只要我们不侵犯它们,它们就不会发动攻击。
但是,在狭路相逢或者我们携带的食物吸引它们时,就相当危险了。
在行进过程中大声地说话、吹哨子,都会惊坳一些野兽,它们会识趣地离开,如果与熊、野猪等猛兽不期而遇,也不要表现过分惊慌,慢慢地眼看着它保持微笑后退着远离它们,有时野兽会自己走开。
碰到狼、野狗时,千万不要转身逃跑,应蹲下身捡拾石头、木棍。并背靠石壁或大树,防止它们从后面袭击,并伺机爬到树上避难。
沼泽地形主要是淤积而成的, 山脊两坡面顺势而下形成的合水线,把汇集的雨水经过比较长的距离后流进水库,随雨水冲下来泥土细沙,在进水库时雨水流进水库去了,但淤沉下来的泥巴却留了下来,形成烂泥潭——沼泽。
在水库或者河床边上的冲沟渡河,一定要仔细观察好地形,选择好合适的坚固地段渡河,能绕即绕过去,不要冒险尝试。渡河前要准备好绳索,按照野外集体渡河战术去操作。
预防:
1)团体行进时,万一遇到沼泽地和湿地,留心观察,评估风险,不可冒进。
2)通过时每5个人用绳索进行结组连接,人与人之间保持2~3米的距离纵向行进。有队员不幸落入沼泽,可获得队友的及时救助。
危机处理:
1)如果个人行时时落入沼泽,千万不要乱动,用力挣扎只会越陷越陷深。
2)可以松开背包带,把背包带放在身后,仰卧在背包上抽出一条腿,再抽出一条。或者把背包放在胸前,仰卧在背包上,“游”出沼泽地。
若遭遇严重落石处时,须趁停止落石的空档,迅速逃离现场,事先应寻找能躲避落石的大岩石下或转弯角落,以便通过。切实保护头部,戴上一些保护器物(如头盔、厚衣物、木板、铁锅等)较为妥当。
应该尽量避免人为所引起的落石,如果在多岩石的场所不小心碰落了石块,应高喊“注意落石”,通知下面的人,避免因此造成大事故。
队伍行进中遭遇有可能引致落石的徒坡地段,应该保持一个安全合适的距离。
遭遇暴雨时,领队应根据行进的路段和雨势的大小以及队员的身体状况迅速决定,继续行进或避雨。
1)继续行进时,因暴雨影响能见度,应更加注意辨别方向。雨湿路滑,必要时使用安全绳,确保进行安全。
2)避雨时,应注意保暖,防雷击,防山洪。
3)在宿营时遭遇暴雨时: A根据周围地形和雨势大小决定是否要作出营地转移决定,将帐篷转移到安全地点; B对帐篷进行加固,挖好排水沟; C将帐篷内多余物品整理好,收入背包中,准备随时撤离; D必须轮班外出值班,一旦发现山洪暴发、泥石流等危险存在,马上撤离帐篷。
在高山被子雷云笼罩时,雷电也会从侧面来袭。因而,要特别注意;山脊很危险,躲在山脊下方的平垣地区较安全,不可大伙儿挤在一起,要尽量采取低姿势,所有的金属类都要拿下来,放在背包里。
在打雷时,海岸线穿越躲在有许多小石头的地方半蹲下也是好办法。如果有大石头,可躲在与大石同高的距离内,但记得不要贴着大石头了;
如果是在森林,躲在与树林高度同距离内的地方也可以,但是,大树正下方不可以,切切!注意一点水是容易传电,所以有积水的地方很危险,严禁站在水里,站在垫板上或踏在背包上都比较安全。
预防:
1)如果气象预测有雷暴雨。
2)不要在狭窄的山谷或者溪谷中活动。
3)不要到高而空旷的地区活动。
4)注意观测积云雨是否增大增强。
危机处理:
1)及时急救,仍有生还机会,不能放弃。
2)患者平卧,宽衣,解带。
3)人工呼吸,心肺复苏术。
4)用手指或者针,针刺人中穴、十宣(十指尖),涌泉、命门。
持续降雨容易引发洪水。原来清澈的水一下子变得混浊就是同山洪暴发的先兆。这时,应先择高大的树顶作为避难所,及时向高处转移。
如果不幸落入水中,应拼命抓住自己的背包(背包可充当救生圈),或者抓住随山洪冲来的大树木。 切勿低估山洪暴发的威力和速度。小溪的流水往往由于上游降下大雨,雨水会集涌而下,于数分钟内演变为巨大山洪,如游人适在溪中,极易为洪水冲走,引致伤亡。
预防:
1)除非是有准备的溯溪活动,否则不要沿溪涧河道远足。
2)夏天雨季,或暴雨后切勿涉足溪涧。
3)下雨的时候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,尤其在下游。
4)开始下雨时应迅速离开河道,往两岸高地走。
5)切勿尝试越过已被河水盖过的桥梁,应迅速离开河道。
危机处理:
1)峡谷、溪谷活动中天气恶劣变坏,下雨的时候要密切注意观察下雨量的变化,
2)发现流水湍急,混浊及夹杂沙泥腐烂树木的时候,是山洪暴发之先兆,应迅速远离河道、溪谷。
3)如果不幸掉进湍急的河水里,应抱或抓紧岸边的石块,树干或藤蔓,设法爬回岸边或等候同伴救援。
除闪电和干燥气候引发的大火外,人为疏忽是山火的最大隐患,应注意野外用火安全,严格野外用火制度,不乱丢烟头、火种。
野炊时,准备一桶水或沙土放在营火旁边,随时备用,撤营时,必须将营火完全熄灭才能离开。
一旦发生山火,在燃烧初期应尽量灭火;火势失控时,尽量顶风逃往山下或河边等安全地带,避免被火围困。如已被火围困。可采用砍伐或在主动放火,利用火烧后周围的树林、灌木形成空旷地带的方法来保护自己。
崩塌广泛出项在山坡、河湖岸、海岸上,通常在50米以上急陡山坡或者河、湖、海岸上,坡度在30-60度上。其次是岩溶裂缝发达,结构破碎。主要发生在暴雨、冰雪融化季节。
特别是岩层面与裂缝面与山坡方向一致时,更容易发生崩塌。暴雨时或经连日豪雨,天然或人工斜坡经渗进大量雨水后,极易引致山泥倾泻,引发山体崩塌。
预防:
1)暴雨时或连日豪雨后,避免走近或停留在峻峭山坡附近。
2)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时,显示斜坡内的水份已饱和,斜坡之中段或顶部有裂纹或有新形成的梯级状,露出新鲜的泥土,都是山泥倾泻崩塌的先兆,应尽快远离这些斜坡。
3)如遇山泥倾泻崩塌阻路,切勿尝试踏上浮泥前进,应立刻后退,另寻安全小径继续行程或中止行程。
危机处理:
1)队友被山泥崩塌掩没,切勿随便尝试自行拯救,避免更多人遇到伤亡
2)立刻通知有关部门准备适当工具进行救援。
泥石流发生的时段,通常是每年的七八月份的雷暴雨季节比较容易发生。怎样判定泥石流的发生?正常的流水突然断流或者洪水突然增大,并拌夹有较多的柴草,树木。
深谷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者闷雷声,就算是极其微声,也应判定泥石流已经形成,要速离开。河谷溪谷深处突变昏暗,并拌有塌方现象,要速离开,不是山洪就是泥石流。
预防:
1)不要在大雨天或者连续阴雨几天,当天还下雨的情况进入溪谷,谨防山洪、滑坡、泥石流。
2)泥石流常滞后于大雨暴雨而发生。
3)不可存侥幸心理。
危机处理:
1)不能沿沟向上或者向下跑,而应该向两侧山坡跑,快速离开河道、河谷、溪谷地带。
2)不要在土质松软,主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。
3)要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稳的地方躲避。
4)切勿上树躲避。
坠落的直接原因,也许是悬崖边一脚踩空,也许是同伴不经意的碰撞,也许是攀援时抓着的树枝突然折断,也许是上坡或下坡时误踩上松动的浮石、滚动的断枝、结冰的岩面或打滑的树叶等等。
预防:
1)在不熟悉的地区登山活动尽量安排在白天,避免走夜路。
2)行进中以联络通畅、避免碰撞为原则,相互间保持两三米的距离。
3)在陡峭、狭窄、易打滑的危险地段,看清楚再落脚。
4)借助树枝时要手抓活枝决不可抓枯枝。
5)最好穿登山鞋其鞋底花纹较深不易打滑。
6)若山地平缓行程较短(如周末走个十里八里)可穿一般旅游鞋、运动鞋不宜穿皮鞋、不要穿高跟鞋。
人体的中心体温是36.5-37度,手脚表面是35度。导致失温的原因一般有,衣物寒湿、体表风冷、饥饿、疲劳、年老体弱。
失温的症状有:感觉寒冷,四肢冰冷,持续发抖,脸色苍白,记忆减退,语言不清,肌肉不受意志控制,反应迟钝,性情改变或者失去理智,脉搏减缓,失去意识。
危机处理:
推荐记住两个字即可避免失温——“勤快”,热了——脱!冷了——加!湿了——换!
1)保持体力,停止活动或者紧急扎营,进食高热量食物。
2)脱离低温恶劣环境,及时脱下寒湿衣物,更换保暖温暖衣物。
3)防止继续失温,协助重获体温,进食热糖水。
4)保持清醒,给予消化热食,平卧往睡袋里丢热水瓶或者施救者体温传导。
5)意识迷糊,状态严重者,采用40度温水浸泡。
6)切勿喝酒,切勿按摩四肢
一句话,户外有风险,预防是关键!
另外,除了技能的提升,在户外运动之前,为自己准备一份户外运动保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。虽然部分旅行保险涵盖了一些风险运动项目,但均有一定限制,部分保险公司甚至会有免责申明。所以,无险君建议:如果你酷爱户外运动,一定要选择专业的户外运动保险哟~
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━
这3个泰国海岛比普吉岛美一百倍,趁未爆红赶紧去!
8部不可错过的旅行电影,宅在家里看世界!
骨灰级达人力荐 | 13款相见恨晚的旅行黑科技!
第一次坐邮轮有点紧张?你要的老司机乘坐指南
挑选最适合你的出境旅行险,这些一个都不能少!
去“巴黎斯坦”,不看这篇文章你就亏大了!
别急!境外旅行护照丢失了就得这么办!
一个人旅行 你必须要知道的8件事!
你别吓唬我,泰国是全球最危险的旅行地之一?
在机场千万别做这件事,轻则罚款、重则遣返!大使馆发出警告!